这几天,仔细阅读了由市图书馆书记李先生主编并赠送我家先生的《李渔思想文化研究》,李先生系李渔第十一世裔孙,又是图书馆副研究馆员,对李渔生平轨迹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。感谢他让我对李渔有了一定的了解。
李渔号笠翁,字谪凡,1611年出生在浙江省兰溪市城西约20公里的夏李一普通农家。李渔自幼聪颖,襁褓识字,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过目不忘,总角之年便能赋诗作文,下笔千言。现今横山脚畔仿李渔寓居南京时建造的“芥子园”小巧清秀,别具韵味。正门墙上镌刻的“才名震世”四字即是当时兰溪知县赵滚所题赠,可见李渔当时文名极盛。
李渔不仅是位极富天才的文学家,还特别多才多艺,在戏曲文艺、园林建造、编辑出版等许多方面均具有非凡的造谐,显示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才华,并开创了今天所倡导推行的文化产业之先河.
李渔一生波折,却也被恶名所累。“性龌龊”、“生活不极点”、“善逢迎”、“打抽丰”、“有文无行”的骂声不仅受当时传统文人名士所蔑视、非议,也遭致后人的误会曲解。但李渔襟怀坦荡,并能够深刻反省与解剖自己,一首最能传达李渔心声的《多丽.过严子陵钓台》可以看出,李渔通过与严子陵的对比,对自己是是非非的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,并从道德和气节高度来厉谴责自己。应当说,这种严于责己的品格是十分难能可贵的。对于这样一位生前受到冷落、死后仍遭曲解,争议最多、歧见迭出的历史人物,需要今人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,才能正本清源,恢复其本来面目,正确客观的评价李渔。
可喜的是,正有一些李渔研究者在积极挖掘并发扬。李先生正是这样做的,李渔有知,足以笑慰。